您的位置 >> 新聞資訊 >> 行業(yè)新聞
壓鑄件的缺陷分析
壓鑄件的質量要求:根據(jù)客戶需要,內容包括:造型效果、精度、表面粗糙度、理化及機械性能等等。
壓鑄件狀況 產 生 原 因
1. 模溫或料溫過低
花 紋 2. 內澆口截面積過小或位置不當
鑄件表面上呈現(xiàn) 3. 排溢系統(tǒng)不暢
不規(guī)則的光滑條紋 4. 壓射比壓低
5. 脫模劑用量過多
擦 傷 1. 型腔側壁和型芯的脫模斜度不對
和鑄件脫模方向 2. 型腔側壁和型芯有傷痕
相同的傷痕 3. 鑄件頂出時發(fā)生偏斜
1. 模溫過高
起泡或起皮 2. 金屬熔液卷入氣體過多
表面有光滑的圓形 3. 排氣不暢
小凸起或有小假皮 4. 鑄件留模時間過短
5. 脫模劑過多,氣化、氣體卷入金屬液內
1. 料溫或模溫過低,金屬熔液流動性差
個別部位充料不足 2. 型腔排氣不良
3. 澆口截面積過小,或型腔過深
1. 澆口位置不當或金屬液導流形式不當,在型腔里形成了渦流
氣孔(沙眼) 2. 澆口截面積小
啤件斷面上有小 3. 排氣不暢
孔,表面上看不出來 4. 澆口過熱或過長
5. 脫模劑過多,氣化、氣體卷入金屬液內
1. 模具設計不良
2. 鑄件脫模過早
變 形 3. 脫模斜度小,強迫脫模
4. 頂出時鑄件偏斜
5. 鑄件脫模后的冷卻或放置方式不當
披鋒(毛刺) 1. 壓鑄機的調整或操作不當
在鑄件的分型面上 2. 模具設計不良,工作時產生應力形變
或在模具的鑲件頂 3. 模具的鎖模元件失效
桿等處突出過多的 4. 模具分型面的相關件配合間隙過大
金屬薄片 5. 模具分型面有變形或夾持異物,在合模時分型面吻合不良
廢品:
壓鑄件的某些缺陷,可以通過其它工藝方法,予以挽救或消除,所以,缺陷的壓鑄件,不一定就是廢品 壓鑄件的報廢標準,應依據(jù)其各自的使用技術要求而定。。
成品:
壓鑄件僅僅是完成了產品件的基本造型,要達到成品件的技術要求,還要經過一系列后續(xù)工藝方法的處理。其內容有:除去水口和垃圾位、批鋒、機械加工、整形、打光、拋光、清洗、干燥、表面處理等等。